(通讯员:杨崇源)5月6日至5月9日,我院举办的“八十周年校庆学术名家系列讲座”之“现代文学文献系列讲座”于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陆续开讲。本次系列讲座由南京大学沈卫威教授主讲,我院李跃力教授主持,朴宰雨教授、李继凯教授与谈,西北大学姜彩燕教授、赵林副教授、西安交通大学曾祥金副教授、我院相关专业的师生参与了此系列讲座。
5月6日晚,第一讲“文学文献辨识的时间与空间”开讲。沈卫威教授首先强调了文献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,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探索,提出“现代文学的最后一批文献在档案里”,倡导文学研究者要有“档案意识”。接着,沈卫威教授就文学文献中的时间与空间话题谈开,从自身的学术实践出发,援引众多生动的例子,配合幽默风趣的演说风格,解释了为何在辨识文学文献时要格外关注时间和空间,并提出了辨识的相关方法。然后,沈卫威教授还就“学术视野”和“做学问的态度”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,认为学习者要不断地提升认知,开阔眼界,从而接触更丰富的学术世界,同时在治学时要有谦卑之心。
5月8日下午,第二讲“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书信、日记、自传及年谱”开讲。沈卫威教授以现代文学研究的书信、日记、自传及年谱为话题展开演说,认为在四种文献中,书信的真实性排第一位,并说明了书信的分类问题和时间问题。关于日记,沈卫威教授重点强调了日记的分类、功能、文学呈现方式及删改原因,揭示了日记背后的复杂内容,然后对自传的学术价值及真实度也进行了相应分析。最后,沈卫威教授认为年谱是学人从事作家研究的入门读物,具有索引、工具作用,一个作家或作品的经典化过程,通常在年谱中有最明晰的呈现,并且强调文学研究者应该对年谱的“未完成”属性报理解的态度。
5月9日上午,第三讲“郭沫若档案文献的新发现”开讲。沈卫威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做郭沫若研究的步骤,研究话题包括郭沫若是如何当上院士、郭沫若秘密回国抗战事件、郭沫若代起草《告日本国民书》底本的发现、郭沫若与日本的交往等,进而一步步地深入历史现场,还原历史真相。接着,沈卫威教授谈到了近来新发现的郭沫若的档案文献,强调大量新文献的学术价值,并且提供了清晰的整理、归类、释读文献的思路。最后,沈卫威教授总结了数条研究文献的心得体会,勉励研究者们挖掘新材料、耐心做学问。
提问环节,沈卫威教授热情回答了现场听众的问题。
与谈环节,朴宰雨教授高度肯定了沈卫威教授扎根文献、识读文献的毅力和能力,认为这是很好的学人示范。李继凯教授用“真学问”来评价沈卫威教授的治学方式,鼓励年轻学者沉潜学术,发掘更多的重要史料。李跃力教授做总结发言。